带一只空杯,来汉济寺盛满法味 | 汉济寺义工生活感悟

地藏七心得报告 2025/04/27

"这些日子,你们学到了什么?"法堂上,能圣师父问我们。

我在心里回答,学到很多。
能圣师父笑笑,接着说道:”有人问佛陀,通过修行,最终得到了什么?佛陀答,什么都没有得到。不过我可以告诉你,我失去的东西。我失去了愤怒、忧虑、悲观和沮丧、焦虑不安,失去了自私自利和贪嗔痴三毒,失去了凡夫的一切无知习气障碍,也失去了对老去和死亡的恐惧。”
能圣师父的一番话如雷贯耳,震撼我心:天啊,我总想着得到很多,佛陀却说,要学会失去,放下很多。我突然醒悟到自己还在索取、占有的道路上前行。

一、与汉济寺结缘
我是2024年初才开始接触地藏经的,是梦参老和尚对地藏经的讲解和开示,点化了我的蜕变。
"别折磨自己。微笑也是一种布施。要善用其心。"
"每天念地藏经,哪怕就念一篇,也不要断。要发大愿。"
梦老的这些话在我懈怠时,刷手机时,不时响彻在我的耳畔,如慈父一样一次次提点我。于是我第一天念地藏经就发愿:每天念地藏经,到生命终止。
我的读经定课,至今没有间断。对于我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来说,实在不可思议,但我确实坚持下来了。虽说期间也有诵念一品的时候,但大部分都是1部,总体上要保持功课的相续不断。相续不断才有力量,从相续的修行中所收获的欢喜与蜕变都只有自己能够体会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

但从10月开始,我觉得自己进入了瓶颈阶段。依然每天念地藏经,发愿救度六道众生,甚至寻找外在能量加持。但总感觉修行上好像就止步于此了。
直到一天凌晨,我梦见一位披红色袈裟的师父带领信众念经,我好奇想听,就飞到师父旁边,师父对我说了几句话,我就醒了。
那个师父是谁,和地藏菩萨啥关系,我修地藏经,不会是在提示我什么吧?
我想着这些问题,纠结了几天,就接触到了汉济寺的信息:每月安排打七活动,地藏道场,专修地藏法门。我还在公众号上看到披袈裟的隆仁恩师照片,就仿佛梦中所见。我当下就确定,是他,将满我所愿。
汉济寺我来了,地藏菩萨我来了。我抱着修正自己,护持道场,学习与回家的心来到了汉济寺。

二、义工生活磨炼我身
打七期间,我被不同的师兄、师父点化。有时候一句话、一个行为、一个提点,就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:从哼哼唧唧地跟着念经,变成大声坚定地诵经,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,从内心无感变成法喜欢悦。短短七天就这么一闪而逝,实在留恋不舍,好在隆仁师父慈悲,允许我留下做义工,为下个打七做准备。
真正改变我的正是我做义工的经历。起初我被分配到客房部,结果才第二天,客房部就有人生病了。
这次生病让我和比我小30岁的能守小师兄走得更近了。她一个20岁的小朋友,看到同寝室的师兄爱吃辣条,就买了辣条放在公共区分享给大家,看到我发烧就给我掖被子,像个小大人儿。那一刻我鼻子有点发酸,一个还需要被人照顾的小朋友,却在努力照顾刚认识不久的大人。她谦卑,安静,任劳任怨,爱学习,会静静听我絮絮叨叨。好羡慕她这么小就有机缘走进寺院修行,知道自己要走的路,能看清自己的使命。

生病的当晚先发冷后发热,骨头疼了一宿。早上打板,我做着思想斗争:请假吧,生病了,还出虚汗,不能早课了,师父应该会理解吧。
"我们的肉身不能娇惯。"能圣师父的话突然在我脑中回响。
对,不能娇惯,肉身不能支配本我。我倒要看看这病魔能奈我何!我带病坚持每天的早晚课,整整三天,晚上烧,白天出虚汗,继续干活。

到第三天晚上放大蒙山,我实在坚持不住,向师父请假:"能圣师父,我晚上还是发烧骨头疼,不参加蒙山行不行,?"
”可以(我窃喜的偷笑),但是,要到小忏室,拜忏念经。"师父回答。
天啊,这个师父咋这样。我当时颇为不满。但没办法,来修行一定要听话,还是去拜忏了。结果第二天,身体轻松自在,也没再发烧。
难不成师父会神通?我心里纳闷。

三、师父教诲洗濯我心
能圣师父只是一如既往地监督我们做功课不允许我们随便放逸,懈怠。
一次共修的晚上,我没参加静坐,去做自己的功课。师父见我不打坐,在室外念经,也不责怪,只叮嘱了一句:"进屋念,外面冷"。
第二天,能圣师父才开示说:"打坐是为了让你们静心,修心,不打妄想。”
原来如此。我来就是要修心的,念经时妄想纷飞,念头一个又一个,心总是妄想纷飞,昨天却自以为是,认为功课比打坐重要,辜负了师父的用心。

"能圣师父,下午的课能不上吗?"又有一次,我想请假。
"善严师父的课很宝贵。"能圣师父叮嘱。
"知道了,师父。"我老老实实去上课。
课堂上,善严师父的开示振聋发聩:
丛林以无事为兴盛。修行以念佛为稳当。
精进以持戒为第一。疾病以减食为汤药。
烦恼以忍辱为菩提。是非以不辩为解脱。
留众以老成为真情。执事以尽力为有功。
语言以减少为直接。长幼以慈和为进德。
学问以勤习为入门。因果以明白为无过。
老死以无常为警策。佛事以精严为切要。
待客以诚实为供养。山门以耆旧为庄严。
凡事以预立为不劳。处众以谦恭为有礼。
遇险以平乱为定力。济物以慈悲为根本。

四、后记
今天看了虚云老和尚的视频,威仪让我心生敬畏,又生疑虑:那种庄严是怎么修得的呢?
晚上拜忏时,突然想起师父们带领我们诵经时,认真念佛,用心念佛,用恭敬心念佛时的态度和梵音缭绕,摄人心净的感受,我恍然大悟。对了,念经时的法喜欢悦,是内心真实的感触。隆仁师父庄严慈悲,善严师父的博学严谨,能圣师父的威严宽容,延兀师父的乐观慈悲,这都是我修行之路上的明灯,师父们的威仪是内心对佛法的体现。

现在已经是1月18日零点,不能再写了,明天还要早课,义工生活还在继续。只要用心,每天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法喜和欢乐。
希望看到此文的师兄,也能带着这样一种恭敬的心态来修行自己,庄严自己,遇见能改变我们的良师益友,找到自己的使命,活好当下每一天。
感恩梦参老和尚
感恩汉济寺师父
感恩汉济寺师兄们
感恩所有的遇见
能表于汉济寺
2025年1月18日夜00:04

<返回上一页